家政服务乱象困扰百姓

2012-04-18

雇主抱怨:给“高薪”、赔笑脸,还时刻担心家政工甩手不干

     公司无奈:家政工没有保险,如果要对被投诉者经济惩罚,他们就全跑光了

     ●吉林全省有证可查的家政服务公司有2784家,但实行准员工制的只有10多家

     ●7.3万名家政从业者中,持证上岗的只有10%左右

     “请个家政工,咋就那么难?”这是当前很多市民对家政服务市场的抱怨。

      近年来,随着市民家政服务需求大增,家政服务业迅速发展,但供需双方的矛盾也日渐凸显。市场混乱、监管缺失、法规滞后,让雇主们怨声载道,也令整个行业遭遇信任危机。

    “如何尽快消除家政服务市场的乱象,不仅事关行业健康发展,更事关民生。”吉林农业大学家政专业教授沈强如是说。

      给高薪、赔笑脸,还时刻担心家政工甩手不干

      吉林财经大学的杨老师,5年内换了10多个家政工。

    “第二个家政工,是2008年经家政公司介绍来的,月薪800元,工作时间从10点到17点,周末双休。上班不久,她就经常迟到,午饭往往要拖到12时30分。后来,她又说喜欢扭秧歌,要求提前半小时下班,工作内容也被她私自压缩成擦一遍地板和做两顿饭,干完活,她就躺在沙发上看报纸。”杨老师说,由于打扫卫生很不彻底,春节前,她只好另请钟点工。

      2010年6月,杨老师的婆婆突发脑出血。此后,她基本上两三个月就要换一个家政工,“大多都没有经过岗前培训,常常是由着性子,想怎么干就怎么干,还挑三拣四,动辄撂挑子走人。”

      让杨老师特别沮丧的一位家政工,自称“照顾卧床病人有经验”,“我们答应她月薪3000元。可有一天我到医院时发现,家政工的脚很脏,而且婆婆下身出现了感染。更不可思议的是,护士说,我婆婆在打点滴时,竟然挣扎着起身去咬点滴管,想要喝点滴液来解渴!”

      “家政工价格节节攀升,给高薪、赔笑脸,还得时刻担心他们甩手不干。以前都说家政工是弱势群体,依我看,现在雇主才是弱势群体。”长春市民栾先生说。

      2009年底,栾先生岳母手术出院,他到社区家政公司请了一位家政工,说好每天下午工作3小时,月薪700元。“第3个月,她就要求加薪,我们没同意,她便天天阴沉着脸,还早来晚走,擅自把工作时间压缩成了2小时,做饭也越来越对付,菜都不好好洗。”

      此后,栾先生又陆续找过3位家政工,月薪也提高到了850元,但均好景不长。

     “第一位嫌我家晚6点半吃饭太晚,她肠胃不好,受不了;第二位因丈夫酗酒,干活总带情绪,还抱怨我岳母拉二胡吵她干活,时不时拿话呛老人;第三位逢年过节便话里话外地要红包,说上一家雇主待她如何好,如何带她去海南旅游,并要求我们想办法给她儿子调动工作……”

      今年5月,栾先生喜得贵子,家政工让他另请一位月嫂,月薪3500元。“月嫂倒挺尽心,但就是不教我们该如何照顾宝宝。月嫂走后,孩子不吃不喝,天天哭,我们只好请她回来,可她坐地起价,开口就要4000元!”

      栾先生苦笑:“家政市场到底怎么了,为什么我们就请不到一个满意的家政工?”

      服务价格在涨,服务质量却滞后,令家政纠纷攀升

      家政工难找,好的家政工更难找,在全国各地,这都是一个突出现象。这几年,虽然家政服务价格不断上涨,但从业者的服务质量却难令雇主满意,矛盾纠纷也因此不断攀升。

    “最郁闷的是,出现矛盾纠纷后,雇主缺乏有效制约措施,一听说要交抵押金,家政工扭头走人,扣工资就更不行了。即使到家政公司投诉,也顶多是给你另换家政工,而且免费调换三、五次后,雇主还要再交中介费。所以,为了让家政工尽心,很多雇主都得想方设法讨他们欢心!”长春市民吴女士无奈地说。

     “对于雇主的投诉,我们也束手无策。”长春一家母婴家庭服务中心刘经理对记者说:“家政公司只是挣中介费,不承担为家政工按月开资和缴纳保险的义务,因此,家政工相对于家政公司是自由身,即便公司跟雇主和家政工签订了三方协议,也只能是粗线条的,如果真要对被投诉家政工进行经济惩罚,家政工就全跑光了。”

     有的市民把家政工难找都归于家政工,显然有失公允,家政工也有家政工的难处。比如多数与家政公司没有实质性的劳动合同,没有保险,没有培训,这样不规范的家政服务市场只怕越走越难。

      在家政公司推行“员工制”,被认为是规范家政从业行为的一个好办法,即由公司与家政服务员签订劳动合同,为家政服务员开工资、缴保险,一旦家政服务员与雇主之间发生矛盾纠纷,由公司出面协调解决,并承担一切责任。

      但记者从吉林省家政协会了解到,目前全省有证可查的家政服务公司有2784家,其中实行准员工制的只有10多家。

      “由于目前国家对提供家政服务的实体还没有设置市场准入门槛,所以微型中介数量最多,一般只有个体营业执照,承担责任和风险的能力很低,甚至还有许多手续不全或没有手续的黑中介。”吉林省家政协会副秘书长朱明忠说。

      据了解,目前吉林省有7.3万名家政服务从业者,其中真正能做到持证上岗的只有10%左右。吉林省妇女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秀茹表示,家政服务员多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,文化水平较低,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较差,必须经过培训才能提高其家政服务水平。

      尽管近两年来,各部门都在竞相开展家政服务培训,但记者走访发现,绝大部分报名者都是想迈入该行当的新人,而那些已经在职者并不愿参加培训,即使免费也不愿去,因为在她们看来,“培训既耽误挣钱,又学不到啥真本事”。

      市场失范、法规滞后,多头监管无人管

      市场主体鱼龙混杂、从业人员良莠不齐、矛盾纠纷层出不穷,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业态,监管却近乎真空虽然家政行业受劳动、商务、工商、民政等部门监管,但其中多家部门的工作人员却都对记者表示“所在部门不承担监管职责”。

      “多头管又多头不管,是家政服务市场失范的原因之一。”朱明忠分析,由于家政工流动性大、工作地点分散,很难实现动态监管。此外,1993年出台的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原则性偏强、适应性较差,已很难满足多种消费业态的需要,滞后的法律法规使相关部门在处理家政服务纠纷时也无从下手。

      “现在的市场是供小于求,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,家政服务的需求量还会突飞猛进,但与之相对应的规范和管理,并未跟上整个行业发展的脚步。”吉林农业大学家政专业教授沈强认为,相关部门应明确职责、健全机制,完善法规,尽快形成对家政市场的有效监管,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
      据了解,由商务部起草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政服务业管理办法》征求意见工作日前已经结束,我国“十二五”规划纲要中也特别提及要“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”。

      沈强教授建议,逐步推行家政服务员持证上岗制度,建立从业人员数据库,使家政工从输入地、输入渠道都有档可查,有助于促进这个行业健康发展。